煤的彈筒發熱量、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之間有什么區別
2020-12-07 來自: 鶴壁市博海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888
煤的彈筒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樣在熱量計的彈筒中經過量的高壓氧氣燃燒后產生的熱量。在這種條件下燃燒時,煤中原有的水和氫元素燃燒后生成的水冷凝在彈筒中。而氮在空氣中燃燒時仍以游離態逸出,不產生熱量,但在彈筒中燃燒時卻成為二氧化氮或者五氧化二氮的高價氧化物,這些氮化物溶解于彈筒內的水后生成硝酸而產生熱量。煤中的可燃硫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時只聲場二氧化硫氣體它溶于彈筒內的水后成為硝酸而產生為硫酸。以及硫酸溶于水生成硫酸水化物等都是放熱反應。這就清楚地表明,煤在彈筒中燃燒時產生的熱量要比空氣中燃燒時產生的熱量多。因此,在實用上常常以彈筒發熱量中減去硝酸和硫酸的生成熱后的熱值,成為“高位發熱量”。
計算煤的高位發熱量時水以液態存在,而煤在工業鍋爐中燃燒時水呈氣態蒸發,而水由液體變成蒸汽需要吸收部分熱量。因此在實際燃燒時可以利用的熱量比煤的高位發熱量要低,也就是說需從高位發熱量中減去水的汽化熱,才是煤的熱量。這種熱量稱為煤的低位發熱量。